提高站位 统一思想 为绿色发展振兴作贡献
關鍵在於,這場白狼的演講是使用高教深耕費用來談「當代台灣政治發展」的荒謬,也是學校必須出來緊急滅火的原因。
我認為能像這樣,在沒有過大壓力的狀態下,維持上班工作兼顧週末寫文的作息,就是「提升工作自由度」,而我也一直這麼做。我花了二十年研究、實作,並教授以上方法。
運用這五招暗黑兵法,便能獲得辦公室政治力量。3. 圍攻作戰:在會議上偕同眾人壓倒對方 這是以多數壓倒對方的攻略。希望能在工作之餘做自己的興趣或應做的事情。對於那些會使用勢力陷害自己的人,僅用純潔無瑕的「正義」或理想去對抗是不可靠的,在這種情況下,暗黑兵法能發揮效用。這個詞通常給人骯髒又冷酷的印象,與「辦公室政治」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,這也是眾人忌諱辦公室政治的主因。
開會時,與公司內的人脈或利害關係一致的其他部門關鍵人物結盟,讓多數人與自己站在同一陣線並孤立對手,使自己的意見獲得贊同,運用多數的力量來克敵制勝。公司裡也有些人喜歡批評自己討厭的人、為了升遷故意妨礙競爭對手的工作,或者破壞他人名聲,攻擊對手。好了,花了一點篇幅介紹羅馬帝國,所為何事呢?幅員遼闊的羅馬帝國是歐洲的文化先軀,有完善的官僚、軍事和法律制度,而且各種科技都很先進。
卡爾一世為了實現自己的雄圖大略,認為得到教廷的支持、獲得統治歐洲的合法性非常重要。在這種互有潛在利益的情況下,卡爾一世在西元800年帶兵進入教廷所在的義大利,打敗威脅教廷的倫巴底人,解除了其對教廷的威脅。這種聯繫是什麼呢?是宗教。但在當時,這個所謂的神聖羅馬帝國還不存在,存在的只是一個強大的查理曼帝國,和一個「羅馬人的皇帝」。
羅馬帝國晚期,基督教成為了國教,基督教與羅馬帝國成為不能分割的共生物(形成了羅馬天主教)。正巧,教廷所在的地方正受到其他日耳曼蠻族的軍事威脅。
為數遠少於羅馬人的法蘭克上層統治者,為了有效統治這些羅馬遺民,最有效的方法便是為自己與這些羅馬人建立一定的聯繫。羅馬教廷與之結成同盟,而克洛維一世也正式成為了天主教承認的保護者。而所謂統治歐洲的合法性,便是羅馬帝國皇帝,這是羅馬帝國長年以來在歐洲形成的一種意識形態。在這之前,日耳曼各民族早在其故土上紛紛建立起不同的日耳曼王國。
相反在羅馬帝國統治範圍外,特別是萊茵河以東、多瑙河以北,被他們稱為日耳曼尼亞的叢林地帶,那裡的日耳曼人還是過著未開化的部落遊牧生活。羅馬文化成為了往後歐洲文明的一顆重要奠基石,而這個羅馬文明的統治者,在當時的人眼中,基本上便是一個世界統治者,也是這片土地的唯一合法統治者。但其實這個神聖羅馬帝國,與古典時代的古羅馬文明,基本上是風馬牛不相及的。其實,加冕過後的卡爾一世,在權力和物質方面並沒有任何實質改變,他還是沒有足夠權力統治昔日整個羅馬帝國的領土,況且在東方還存在著一個強大的東羅馬帝國。
在他統治的時期,法蘭克王國是當時歐洲最強的國家,因此,這個時期的法蘭克王國,也被稱為查理曼帝國(Charlemagne Empire)。西元496年,法蘭克人的國王克洛維一世(Clovis I)正式帶領他的臣民改信天主教。
教廷於是代表了羅馬世界,所有昔日羅馬世界的經典、知識和地位,都在教會的教堂、修道院中得到好好保存,反而在羅馬時代非常興盛的城市,都因戰亂而變成廢墟。而這個查理曼帝國,還不只與後來的神聖羅馬帝國有關。
教皇利奧三世趁東羅馬帝國皇位出現問題之際,在同年的聖誕節為卡爾一世加冕為「羅馬人的皇帝」(Emperor of the Romans)。在這段漫長的歷史裡,羅馬人締造了輝煌的文化。Photo Credit: Karl Bryullov@Wiki Public Domain 法蘭克王國 其中日耳曼人的一支——法蘭克人(Franks)在羅馬帝國昔日的高盧(Gaul,今法國)和北義大利上建立的法蘭克王國(Kingdom of the Franks)最為強大。後來到了西元8世紀時,法蘭克王國在國王卡爾一世(Karl I,即查理一世〔Charles I〕/查理曼〔Charlemagne〕)的統治下達至極盛。沒錯,在電影《神鬼戰士》、電影《賓漢》和美劇《斯巴達克斯》等等,故事的時代背景便是古羅馬。羅馬帝國雖然已經煙滅,但羅馬人著實還存在,而且還佔了這片土地的大多數。
一切都源於古羅馬 不過,在介紹神聖羅馬帝國之前,得先說說古典時代的羅馬文明。古羅馬最初是一個王國,後來演變成一個共和國,再變身為一個帝國。
羅馬帝國雖然消失了,但天主教仍然存在,教廷和教皇也繼續堅實地存在。位於遠處的東羅馬帝國遠水不能救近火,因此教皇利奧三世(Pope Leo III)很需要卡爾一世的保護。
在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部後,位於羅馬的主教成為了教廷領袖,後來演變成中世紀理論上至高無上的教皇。當最後一任西羅馬帝國皇帝在西元476年被廢黜後,羅馬帝國從此不復存在。
自西元4世紀起,羅馬人貶稱為蠻族的日耳曼人對帝國的威脅愈來愈大,而且羅馬帝國自身也因為內部鬥爭與矛盾而分裂為東西羅馬帝國,互不隸屬。若果不熟悉歐洲史,大概會以為這個國家跟羅馬帝國一定有什麼親密關係,甚至會以為它們就是同一意思。話雖如此,神聖羅馬帝國還是跟古羅馬有著一丁點兒的關係——它自稱為羅馬帝國的繼承國。只是他從那天起,正式得到了統治歐洲的合法性。
古羅馬由建立開始到覆滅的這個時期是由西元前753年到西元476年止,足足超過1200年。在中世紀的歐洲曾經有過一個特別的國家,領土範圍包括今天的德國、奧地利、瑞士、列支敦士登、比利時、盧森堡、荷蘭、捷克、丹麥、義大利大半部、法國東部和波蘭西部,有著一個頗帥氣的名字——神聖羅馬帝國。
有些史學者認為,西元800年12月25日的這天,是神聖羅馬帝國建立的日子。這個帝國直至覆亡的過程中,慢慢發展為統治著差不多整個歐洲、中亞和北非的龐大帝國,而身為其統治者的羅馬帝國皇帝,自然便是這片土地的領袖
陳時中表示,台灣現在的管制並不多,大家希望心理上希望能更踏實,不過自己的生活管理要做好,管制才能放更寬。指揮中心表示,全球累計300萬4956例確診,分布於184個國家/地區。
對於這個問題,陳時中坦言,仍要看WHO的「抗體無用論」,在科學上的驗證成果。昨(26)日新增49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相關通報,截至目前累計通報6萬956例(含5萬9269例排除),其中429例確診,分別為343例境外移入,55例本土病例及31例敦睦艦隊。病例數以美國97萬9128例、西班牙22萬6629例、義大利19萬7675例、法國19萬1743例及德國15萬4175例為多。今日無確診,連續15天無新增病例 指揮中心表示,國內今日無新增個案。
至於是否放寬相關的防疫規範,陳時中下午也在記者會上再次對媒體說明,現在並沒有保證6月「一定會趨緩」,因此各方面措施都還在研議中,如果未來情勢有改進的話,也要根據相關科學證據做一些放寬的準備。就像副總統陳建仁說的,看整個社會能不能進入「半正常化」。
張上淳表示,確實有可能最後新冠病毒就像流感病毒一樣,長期群在於人類群體中,但並不會長期存在一個個體當中,只是會傳來傳去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流行,不過這都還需要後續觀察。另外還有抽血時間點也會造成差異。
因為防疫很重要,但社會正常運作也很重要。現在大家對於疫苗的期待度確實下降,但都還是要科學驗證,相關的藥物研發工作也持續進行。